close

html模版提升人民的獲得感 湖南人民這樣享改革成果
紅網長沙7月27日訊(時刻新聞記者 李慧)“推進改革的根本目的,是要讓國傢變得更加富強、讓社會變得更加公平正義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。”7月26日晚8點,大型政論專題片《將改革進行到底》第十集《人民的獲得感》播出,這一主題收尾,切合將“促進社會公平正義、增進人民福祉”作為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。

“獲得感”一詞一經提出,點燃瞭人民群眾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會的熱望。強調改革必須以人民群眾的真實需求為取向,充分滿足人民群眾的全面發展需求。《人民的獲得感》引發湖南人民熱議,引起共鳴,湖南改革將這樣惠及人民群眾。

賀安傑: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群眾

“民生改革使廣大人民群眾更多更好地共享發展成果。各項改革的推進,努力實現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。”湖南省委組織部副部長、省人社廳廳長、黨組書記賀安傑稱贊《人民的獲得感》中反映的民生改革成效。

“就業穩定成為民生改善的堅實基礎、經濟發展的基本支撐、社會和諧穩定的‘壓艙石’。”賀安傑說,湖南堅持實施就業優先戰略,多措並舉穩定和擴大就業,全省每年新增城鎮就業70萬人以上。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,建立瞭統一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制度、統一的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制度,實現瞭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養老保險制度並軌,建立瞭大病保險制度,全省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突破4500萬人,基本醫療保險突破7000萬人,全民醫保基本實現。社會保障水平穩步提高,連續13年提高企業離、退休人員養老金,居民醫保補助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450元。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取得重要成就,社會保障安全網進一步織密紮牢。

賀安傑指出,下一步,要努力讓全省人民群眾擁有更穩定的工作、更滿意的收入、更可靠的社會保障、更高水平的醫療服務,讓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群眾台中商標申請流程。堅持把促進充分就業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,實現更加充分和更高質量就業。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,促進擴面征繳,推進社會保障全覆蓋。深化工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,推動工資收入穩步提高、工資收入分配秩序更加規范。

陳小春:以“健康湖南”為引領,全面深化醫改

26日晚,湖南省衛生計生系統的官微、朋友圈、QQ群被刷屏:“站得高,望得遠,為黨中央點贊”“激動人心、讓人振奮”“醫改砥礪奮進”……這些發自肺腑的贊美,都緣於湖南衛生計生人觀看《將改革進行到底》第十集《人民的獲得感》的真切感受。

湖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、主任陳小春看完這一集後,深有感觸地說,習近平總書記提出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”的治國理政目標,充分體現瞭習近平總書記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充分體現瞭黨和政府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。

黨的十八大以來,湖南省圍繞“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”目標,加快推進醫改重點領域、關鍵環節的標志性、關聯性改革。全省已建立基本醫保、大病保障、醫療救助、疾病應急救助、商業健康保險等多重保障網,基本醫保參保率連續5年保持98%以上,2017年人均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450元。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實現全覆蓋,城鄉基本醫保實現機構整合,“大醫保”基本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結算。以醫聯體建設和傢庭醫生簽約服務為抓手,推動建立分級診療制度。全省所有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,實行醫用高質耗材陽光采購,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。公立醫院藥占比已由2012年的45%下降至目前的35%,門診次均費用、住院次均費用增長控制在6%以下,大大減輕瞭群眾醫療負擔。

衛生計生改革發展隻有進行時,沒有完成時。陳小春表示,下一步,湖南將以“健康湖南”為引領,全力打贏深化醫改、健康扶貧兩場戰役,持續改善醫療服務,提升醫療衛生服務水平,促進人口均衡發展,保證人民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。

李暉:努力把改革“試驗田”種成“示范田”

“《人民的獲得感》中涉及民生領域的改革切合實際,符合廣大人民群眾心願。收看後令人心潮澎湃、催人奮進。”永州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暉講述,《人民的獲得感》聚焦民生領域改革,闡述瞭改革動力、改革方向、改革路徑,為永州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,縱深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瞭重要遵循和行動指南。

李暉表示,黨的十八大以來,永州市堅持以改革引領新常態,切實把改革落準落細落實,一批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。社會治理機制、農村產權制度、行政管理體制以及精準扶貧體制機制等20餘項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國前列,為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瞭持續動力。

“我們將堅定改革的信心和決心,將圍繞加快建設‘創新開放新高地、品質活力新永州’這一目標,‘將改革進行到底’。”李暉指出,今年在統籌推進8大類、30大項、123小項改革事項的同時,以“重點”帶“亮點”:一是突出抓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以“放管服”改革的程度提升政府職能轉變程度,不斷提高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。二是突出抓好精準扶貧體制機制改革,深入推進專項扶貧、行業扶貧、社會扶貧“三位一體”等體制機制改革,用改革創新力量提升精準扶貧質量。三是突出抓好改革試點,大膽探索,加大攻堅力度,努力把改革“試驗田”種成“示范田”,贏取先行改革的倍增紅利。

賀麗君:精準脫貧——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路明燈

“《人民的獲得感》大篇幅講述精準扶貧,令人振奮與鼓舞。精準扶貧、精準脫貧努力補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最大短板,這為湖南脫貧目標如期實現卯足瞭幹勁。”湖南省扶貧辦副主任賀麗君表示,當看到畫面中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“精準扶貧”,感到這是湖南人民的光榮,是指引奪取脫貧攻堅勝利的明燈,讓我對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有瞭更深的感悟。

“湖南的脫貧攻堅工作要切實提升貧困群眾在脫貧攻堅中的獲得感,增強對黨中央和我們黨的信賴。”賀麗君指出,人民群眾的獲得感,來自於得到的實打實成果、見到的身邊點滴變化。我們必須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,用心用情用力實施精準脫貧,確保在改革發展的路上,不讓一個貧困縣、貧困村和貧困戶掉隊;必須把握脫貧攻堅的精準要義,處理好進入和退出的關系,造血和輸血的關系,頂層設計與精準發力的關系,自我要求和社會評價的關系,突出重點和全面推進的關系,財政投入和社會投入的關系等;必須抓好脫貧攻堅重大政策落實落地,抓好專項扶貧、推進行業扶貧、深化社會扶貧、強化督查考核,讓政策真正成為貧困群眾看得見、摸得著的實惠;必須堅決治理好政令不通、“為官不為”“雁過拔毛”、圍標串標、暗箱操作及搞形式主義、虛假脫貧等突出問題,確保每一分“造血錢”“救命錢”都真正用到貧困鄉村、貧困群眾身上。

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

教育公平是機會平等的基石。因此,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,迫切需要加快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均等化。如改革學區管理制度、破除“學區房”效應,全面落實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平等就學政策等。

“終於不用擔心子女的教育問題,我心中的石頭也總算落瞭地。”傢住長沙市雨花區的魏先生是教育改革的受益者。10年前他帶著妻子從邵陽農村來到長沙打拼,在井灣子附近開瞭一傢餐館。五年前女兒來長沙讀小學,為瞭拿到一個入學名額,為此花瞭好幾萬元。但隨著長沙戶籍制度的放寬,讓更多非長沙市市民的孩子有瞭更為公平的教育機會,2016年魏先生全傢將戶口轉到長沙,不僅女兒小升初的問題解決瞭,今年下半年他還打算將兒子從老傢接到長沙來讀書。

2016年,長沙全面實施“公辦不擇校、擇校到民辦”的中小學招生改革,嚴格查處違規招生問題,公辦學校“零擇校”基本實現。同時,全市建設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304所,新增學位3.6萬餘個,初中、小學起始年級班額基本控制在55人、50人以內。教育條件越來越好,教育發展機會朝著均等化發展。

長沙市教育局黨委書記、局長盧鴻鳴表示,2017年要不折不扣、一以貫之推進“最嚴招生禁令”,進一步強力規范招生辦學行為,讓教育公平的陽光照亮每個孩子的夢想。

教育是最大的民生,無論是教育公平,還是教育質量,教育改革歷來都是從關註每一個人的發展起步,台中商標申請代辦終點卻是民生福祉。

中聯重科:持續創新,做全球領先裝備制造企業

大型政論專題片《將改革進行到底》收尾篇《人民的獲得感》播出,在工程機械龍頭企業中聯重科的職工中引起熱議。中聯重科副總裁孫昌軍看完專題片後,深有感觸:“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全面深化改革,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,讓老百姓能夠更好地生存發展,‘人民的獲得感’由此而來。”

不僅是人民有瞭“獲得感”,近年來,企業也紛紛“奏響”瞭提速增效的發展最強音。在湖南長沙,長沙市委市政府在6月初就發佈瞭《關於振興長沙工業實體經濟的若幹意見》(以下簡稱“意見”),充分體現瞭市委市政府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助推企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擔當和決心。孫昌軍表示,《意見》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企業傢精神和工匠精神、鼓勵企業培育新興產業、推進智能制造、鼓勵企業“走出去”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等一系列舉措,必將進一步釋放企業活力,為長沙裝備制造的轉型升級指明瞭方向、廓清瞭路徑。

改革之路任重道遠。“面對未來,中聯重科將積極把握新一輪戰略發展機遇,持續創新,不斷深化改革,樹立和鞏固全球領先裝備制造企業形象,為社會做出應有的貢獻。”孫昌軍表示。



台中商標申請類別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台灣電動床工廠 電動床


arrow
arrow

    cey486w6w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